• 大中华网,大中华区主流资讯门户网站!

热门关键词:  as  请输入关键词  xxx  凤凰公益  王昭君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行业 > 财经报道 >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日企没有大规模撤出中国

   来源:顶尖财经网    更新时间:2017-01-22 14:25

“日资企业没有大规模撤出中国,今后也不会大规模撤出中国。”1月20日,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以下简称“Jetro”)北京代表处所长田端详久在《2016年度亚洲、大洋洲日资企业实况调查》(以下简称“《调查》”)发布会上强调。不过,田端详久也表示,日本投资的关注点会随着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推进而有所变化。

2016年9月,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以下简称“经团联”)代表团访华时,有日媒报道,当时该代表团要求中国政府设立专门窗口,简化日资企业撤出手续。由此引发有关日资企业撤离中国的讨论。

“‘经团联’访华时提出日企企业撤退的简化手续,这是因为,很多日本企业家认为,在中国投资一段时间后,不赚钱了,想撤出,但是撤出不容易。如果不能撤出,可能会对今后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在决定投资策略和方向时可能会变得比较保守。如果撤资手续便利化,有利于在以后的投资行为中作出更灵活的经营判断。”田端详久解释并且强调,Jetro的调查显示日资企业没有大规模撤出中国,今后日资企业也不会大规模撤离中国。

《调查》显示,未来1~2年业务将缩小或转移、撤退的日企比例为7.2%,比去年下降3.4个百分点。自2010年度开始,未来1~2年业务缩小或转移、撤退的日企比例逐年上升,2015年度达到最高,为10.6%,今年是时隔6年首次下降。

而今后1~2年业务将扩大的在华日企比例为40.1%,比去年增加2个百分点,2014年、2015年该比例连续2年下降。不过,纵观2008~2016年,表示今后1~2年业务将扩大的日企比例总体在下降,2011年度比例最高,为66.8%。

据Jetro统计,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额度在2012年达到最高峰,为73.8亿美元,“2011年日元升值和东日本大地震是促进投资的主要原因。”田端详久解释,这些投资应该是提前做了规划,表现在实际利用外资额度上有滞后反应。

自2012年以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持续下降,“2013~2014年下降了约40%,2014~2015年下降了25.9%。”田端详久表示,2016年略有增加,增长约1.7%。

“未来1~2年业务扩大的日企比例增加,说明日企很看好中国经济,”田端详久表示,未来有扩大业务计划的日企都表示营业额在增长,企业在中国增长能力强、发展潜力大。

《调查》显示,在制造业中,食品、化学和医药、运输机械设备(汽车)等内销比例较高的企业,扩大业务的积极性高,而出口比例高到71.2%的纤维行业,只有19.1%的企业表示未来1~2年将扩大业务。在非制造业中,内销比例高达83.%的批发、零售业,54.7%的日企有意在未来1~2年扩大业务,通信、软件业尽管内销比例(49.7%)低于非制造业平均水平,但其中高达65%的企业有意扩大业务。

同时,调查反应,日企发现,中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的接纳度”从2014年的23.3%上升到2016年的30.1%,目前是史上最高水平。当前,化妆品、药品、生活用品、婴儿用品如纸尿裤、健康食品等对华出口增长迅速,日企在SUV汽车、欧美风味食材、啤酒、文化体验、尽心护理等方面也在寻找机会。

“日本企业认为中国的中产阶层人群在不断扩大,随着收入提高开始追求轻奢以及较高的生活水准,愿意多花一些钱购买更加可靠的商品,开始更多地寻求购买商品的乐趣和个性化,中国的总体消费能力在提升,日企期待消费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田端详久介绍。

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使得日企认为员工工资上涨等经营上的问题的困扰程度都下降了。“这可能是因为现在日企的关注点是高附加值产品领域,使得对工资上涨的体会没有以前那么强烈。”田端详久表示。

总体来说,田端详久认为,日本企业的投资关注点,正随着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推进,而有所调整。“中国经济中的服务业比重在扩大。对日企来说,比起在中国生产,更关注在中国销售。企业更关注销售、服务网络建设,相对来说,投资设立工厂的项目会比较少。”

另一方面,Jetro认为,中国的产业基础依然稳固。“日企在中国制造成本中材料费所占的比例较高,2016年达到59.5%(人工费比例为18.8%),但原材料和零配件在中国的采购比例达到67.8%(按金额计算),远远高于东盟的当地采购率。”田端详久表示。

(原标题: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日企没有大规模撤出中国)



分享到: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7 大中华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站申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