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中华网,大中华区主流资讯门户网站!

热门关键词:  as  请输入关键词  xxx  凤凰公益  王昭君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社会百态 >

电子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眼中的未来战争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更新时间:2017-01-14 10:28

什么是真正的信息化战争

——对未来战争形态的冷思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 陆 军

电子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眼中的未来战争

内容提要

●如果说1991年海湾战争是美军从单平台机械化战争向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机械化战争转变的起步,那么2003年伊拉克战争则是美军实现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机械化战争的标志,而2011年利比亚战争,北约国家再次上演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机械化战争对单平台机械化战争的跨代优势。

●美军正在形成“导弹武器打击体系+电磁武器打击体系+信息武器打击体系”“三位一体”的信息系统支持下的信息化战争力量格局,并在全球谋求更大的战争形态跨代优势。

如何运用信息系统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顺利完成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双重跨越任务,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我们划分战争形态的标准是什么?

战争形态是由主战武器、军队编制、作战思想和作战方式等战争要素构成的战争整体形式和状态。战斗力生成模式是指战斗力的构成要素在特定组织结构下形成作战能力的作用机理,其外在表现一般是军队战斗力基本要素获取和发展战斗力的形态样式。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就是将人、武器装备、军队编制等要素以一种新的形态样式组合,以推动战斗力升级,是战争形态演变发展的内在本质,是决定战争形态的关键特征要素。

恩格斯指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可见,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影响着战斗力构成要素的变化,最终推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是推动战争形态演变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动力。因此,战争形态演变是战斗力生成模式和科学技术水平双牵引双驱动,由低级到高级、由局部到全局、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发展过程。

目前,我们正处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过程中。传统观点认为,有了信息系统即是信息化战争,将信息系统的出现作为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标志。笔者认为,应聚焦战斗力生成模式,同时把握信息系统发展规律,对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中战斗力生成模式和信息系统装备形态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和划代,在此基础上将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细分为单平台机械化战争、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机械化战争和信息系统支持下的信息化战争。

单平台机械化战争,是指在物理域(牛顿力学物理空间)展开的,以单平台武器打击为主要手段,以电子设备为辅助手段,通过最大发挥己方各作战平台的机动力和火力来获得相对优势的战争形态。战斗力生成是以单平台武器打击为基本形态的加和模式,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雏形)依附于装备平台,服务于单平台完成任务的能力,服从单平台机械化战争客观规律。

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机械化战争,是指在物理域和电磁域谋求“看得远、反应快、打得准”,以精确打击(导弹武器打击体系)为主、电磁域控制(电子对抗)为辅,通过降低、剥夺敌方信息系统能力,来压制敌方机动力和火力的发挥,实现“降维降代”攻击(将敌方降低至单平台机械化战争)的战争形态。这种形态下,电磁域主要表现为支撑作用,服务于导弹在物理域的跟踪与打击。此时,信息系统引起作战方式改变(只是量变),战争形态的本质内涵还是机械化战争,达到机械化战争最高形态,仍服从机械化战争的客观规律。战斗力生成是以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导弹武器打击链和电磁域控制为基本形态的倍增模式。此类信息系统称为战斗力生成的倍增器。

信息系统支持下的信息化战争,是指在物理域、电磁域和信息域谋求“看得远、反应快、打得准”,以信息武器打击体系、电磁武器打击体系以及导弹武器打击体系形成的三位一体作战,从而谋求全域优势的战争形态。此阶段的信息系统,与单平台机械化战争中的电子设备,以及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机械化战争中的信息系统有根本不同,将引起作战方式变革(质变),战争形态转变为信息化战争,服从信息化战争的客观规律。战斗力生成是以导弹武器、电磁武器和信息武器三位一体打击体系为基本形态的指增模式。此类信息系统称为战斗力生成的指增器。

我们的思维跟上时代步伐了吗?

习主席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勇于改变机械化战争的思维定势,树立信息化战争的思想观念;改变维护传统安全的思维定势,树立维护国家综合安全和战略利益拓展的思想观念;努力建立起一整套适应信息化战争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新的军事理论、体制编制、装备体系、战略战术、管理模式。

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快速应用带来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同时,也容易使人的战争思维落后于时代的步伐。我们应当积极转变延长线惯性思维定势和跟随性发展思路,在把握战争形态演变和信息系统发展两个客观规律基础之上,认真分析研究世界军事发展现状,洞察未来战争形态发展趋势,结合承担的使命任务和当前未来一段时间军事斗争需求,走出适合自己的特色道路来。

如果我们以上述划分标准来分析美军现状,可得出结论:美军已经具备了信息系统支持下机械化体系作战能力,正向信息系统支持下信息化战争形态跨越。其所提出的“电磁频谱战”和“赛博空间战”具有典型的信息化战争特征。这与我们面临的“空海一体战”威胁具有本质不同,且属于不同的战争形态阶段。“空海一体战”是美日为应对我军“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构想而制定的一种战役计划,核心理念是在全球信息栅格支持下构建多平台导弹武器打击体系。尽管其开始强调电子攻击等作战能力,但本质仍是通过提高信息系统的信息支援保障能力或是压制对方信息系统,使己方看得远、反应快、打得准,谋求的正是信息系统支持下机械化战争对单平台机械化战争的跨代优势。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和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体现的也是这种战争理念,是典型的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机械化对单平台机械化的非对称战争。值得强调的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虽然首次大量使用了精确打击武器,但其并未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导弹武器打击体系,仍是依靠人、激光制导以及导弹自身地形匹配制导而形成的单平台武器打击,而且美军各军种之间更多仍是依赖于战前计划单独行动,而非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因此,海湾战争本质仍是以平台对平台的单平台机械化战争形态,美军优势主要靠精确打击武器和电子干扰手段。这也是为何美军在海湾战争之后极力推进“勇士”计划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海湾战争亦是美军从单平台机械化战争向信息系统支持下机械化战争转变的起始点。

“赛博空间战”和“电磁频谱战”则强调以电磁武器、信息武器为主要作战手段,通过对“电磁”和“信息”的利用和控制,实现对物理系统的毁伤和操控,并影响人的认知和社会活动。



分享到: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7 大中华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站申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