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中华网,大中华区主流资讯门户网站!

热门关键词:  as  请输入关键词  xxx  凤凰公益  王昭君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行业 > 文化教育 >

VR技术如何改变教育?人大附中的VR课堂帅爆了!|前沿

   来源:“芥末堆看教育”微信公众号    更新时间:2017-02-18 18:59

对于VR技术,相信大伙早有耳闻。但如何用VR技术运用于教学,这篇文章将让你知道,中国最好的中学之一——北京人大附中的创新做法。

VR技术如何改变教育?人大附中的VR课堂帅爆了!|前沿

(图注:人大附中的VR教学课堂)

本文转载自“芥末堆看教育”(ID:jiemoedu)

过去的一年被称为“VR元年”,可人大附中对于VR技术的关注从2012年就已经开始了。

过去一年,VR的教育应用被广泛讨论。英语教学,地理、化学观察,生物探究,物理实验,还有建筑、设计、医学等学科都出现了应用VR的技术来构建新的教学场景。三星曾在美国做过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样本中85%的老师认为VR技术会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的效果,2%的老师在课堂中使用过VR技术。

VR教学将传统的单向教育转化为认知交互和沉浸式体验模式,学生被带入微观或宏观的虚拟世界中,身临其境地观察、探究,极大激发了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它还将学科的复杂知识和抽象结构形象展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这是VR技术在教学中最吸引老师的地方。

人大附中从2012年就在关注这项技术,在选修课中将VR技术开发作为一项教学内容,老师带领学生开发VR模型,而在近两年人大附中对VR技术应用在课堂上也多有尝试。

“对这种新的技术,我们抱有非常乐观、积极的态度想要去探索。”人大附中副校长宓奇在接受芥末堆采访时说。

带上VR眼镜,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VR技术如何改变教育?人大附中的VR课堂帅爆了!|前沿

(图注:人大附中的VR教学课堂)

辇伟峰是人大附中的高二生物老师,上学年他与另一位生物老师和渊做了两次VR生物课。课堂内容是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观察了解细胞以及亚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每个学生都手持一台VR单机设备,独自进入视频中探究,体验时间在10分钟左右。

“每个学生进入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感悟视频中呈现的内容,但这种视频又比平常放的视频沉浸感更强,学生投入度更高,课堂个性化教学比较不错。”辇伟峰回想当时的课堂情景时说,初次体验的学生非常兴奋,对探究材料的理解也更深入。

不过,封闭式的探究环境也对老师的课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次尝试VR教学,辇伟峰说与以往传统的备课不太一样,他要首先自己进入视频的虚拟环境中去体验,把觉得新奇的地方直观写下来,以便于在课堂上与学生产生共鸣。

如何就素材合理地设计课堂情境是辇伟峰不断思考的问题,“不管是国外的课还是国内的课,不能为了使用这种技术偏离了课堂本身,一定要素材契合课堂的主题去做。”尝试过VR教学后,辇伟峰总结道。

设计课程方案时,很多老师对课堂的控场提出不少意见,怎么让学生按照老师设计的路径去探究,不至于走得太偏。最终讨论的一致结果是,先布置课堂任务,基于每组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观察重点。

这堂课辇伟峰给学生布置了两大类问题,一类是巩固之前的生物课上没注意到的知识细节,另一类是从生物学意义上探究VR技术在呈现细胞结构上有哪些不合常理的地方。

学生的表现超出他的预想。“他们观察到很多我没有思考到的问题。”辇伟峰说,在分析细胞核周围的细胞骨架时,有学生提出细胞骨架理论上应该是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但视频中呈现的却是建房的钢筋结构状,这种维度下,这个结构是不合理的。辇伟峰思考后发现了问题所在,视频没有告诉使用者放大倍数是多少,而就生物学学科来说,非常讲究参照物及放大缩小的比例。

评价方式也是他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传统的课堂评价方式多是课堂提问,学生群体回答,或者布置小测试,与学生可以眼神互动。而VR课堂,学生则进入封闭的探究环境,不再有传统课堂的那种互动。辇伟峰说,这种情况下,就要预设好问题和探究的路径,让这堂课沿着设计好的路径走,最后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做课堂反馈。

从分子式到太阳系,根据学科需求定制VR课堂

除了在课堂上尝试使用VR技术外,人大附中早在2012年就开设有通用技术选修课,其中有一门虚拟现实技术的课程。施一宁已经教了四年,带学生开发VR软件系统。期间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编程基础、三维建模基础参差不齐,上课要先把这些基础知识打好,独立研发软件就成为了课程的附属品。他最近在思考的是,学生课时有限,精力也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把虚拟现实作为教学的主体呈现给学生。

施一宁目前的课程设置分为三个部分,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设计出一个软件的三维模型。之后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利用软件让模型互动。最后给学生现成案例,教他们实现一个VR、AR的demo。

“还有一部分是学校有老师对VR技术比较感兴趣,想看看他们这边有没有教学的需求,能够用虚拟现实技术去解决,我带学生帮他们做一些。”他补充说。

说到这,一旁教化学课的副校长周龙平来了兴致,开始和施一龙“定制”化学有机分子结构的VR模型,“这个对于空间想象力弱的学生是一大福利。”

“我觉得特别好。”施一宁也兴奋起来。在带学生做VR项目的时候,他发现学生对两件事特别感兴趣,一件是微观世界的无限放大,像血细胞、分子结构。另一件是天体运动、万有引力这类宏观世界的探索。“学生都是想着做一个太阳系,以AR的形式把太阳系虚拟出来,放在桌面上。”还有一些更基础的化学分子结构,给学生代码和基本的技术操作方案后,学生都可以实现。

VR技术如何改变教育?人大附中的VR课堂帅爆了!|前沿

副校长宓奇就向施一宁定制过VR课程,将磁场中的粒子运动做成VR的形式,学生手持平板电脑,可以在平板上改变粒子的质量、运动速度以及电荷属性等,最终平面上的图形就变成了动态的、立体的粒子运动。

好奇之余,研学教研组长臧春梅提出一个疑问,如何保证VR视频中学科参数的科学性。施一宁说这些都会通过相应的软件来解决,会有标准的数据库。

VR教学性价比低?或可影响学生一生

在施一宁看来,对老师来说VR技术运用在课堂上的关键问题是,真正可以提高多少课堂教学效率。功能可以轻易实现,但是教学过程涉及很多环节,不仅仅是简单把功能实现。所有的技术最终都是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学生素养的提升。

VR技术应用于课堂的另一个问题是使用门槛,老师制作一门VR课程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分享到: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7 大中华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站申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