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中华网,大中华区主流资讯门户网站!

热门关键词:  as  请输入关键词  xxx  凤凰公益  王昭君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技术治理主义:批评与辩护(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更新时间:2017-02-20 09:53

  当代社会治理不可能完全排斥技术治理,尤其是要应对许多与科学技术直接相关的公共治理问题,如转基因食品、核能民用、环境治理等,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技术治理。并且,随着高新技术迅猛推进,此类问题在公共治理领域越来越多。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简单地拒绝技术治理,而是要构建适合国情的技术治理模式。技术治理主义的西方批评者们普遍存在一个错误的出发点:把技术治理等同于追求机器式、宏大的乌托邦社会工程。的确,把完美的、终极的理想社会蓝图强行照搬到现实社会中,往往导致巨大灾难。然而,基于对科学管理和专家治国不同的理解,技术治理在实践中存在多种模式选择:有乌托邦模式,也有渐进模式;有总体模式,也有工具模式;有机械模式,也有实用模式、操作模式;有激进革命模式,也有温和改良模式;有专家决策模式,也有专家建议模式,等等。可以根据实际国情,把技术治理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对其实施模式进行选择、修正和调整,使之适应社会总体制度,为社会总体目标服务,比如为民主制服务。认为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文精神等与技术治理相冲突,就像认为文化与科学必然冲突一样,是缺乏剖析的先入为主之见。实践经验表明,某种温和的技术治理模式与民主制能很好地相互支持。

  美国技术治理运动时期,技术治理主义就引起了民国时期许多中国学者的重视。在日本入侵的巨大压力下,国民党南京政府曾不得已吸收了一些专家参政。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接受大学教育的年轻干部被补充到党政机关工作。技术官员逐渐在中国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干部队伍日益知识化、专业化、技术化以及行政和决策日益科学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去30多年中国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科教兴国战略下的科学管理功不可没。中国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的科技素养,均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们不能赶西方的“时髦”,不能不加辨别地一味批评技术治理主义。技术治理应服务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总体目标,且要控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适当的范围和程度当中,且要警惕和防范它的某些缺陷,比如容易“只见数字不见人”等。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20日 15版)

技术治理主义:批评与辩护



分享到: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7 大中华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站申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