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中华网,大中华区主流资讯门户网站!

热门关键词:  as  请输入关键词  xxx  凤凰公益  王昭君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军事要闻 >

毛泽东为何说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是“钢多气少”?

   来源:中国军网    更新时间:2017-01-20 12:57

女军事专家:毛泽东为何说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是“钢多气少”?

——权威专著《战之能胜——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引出的战略话题

■苏煜尧

毛泽东为何说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是“钢多气少”?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发出这一庄严宣告时,饱受磨难的华夏子孙明白,中国人民之所以能站起来,是以中国人民的军队站起来为重要前提的。

历经苦难方知事业艰辛,追求梦想必须迎难而上。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在这里,毛泽东提出了“两件大事”的思想,明确把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为国家建设的两项重要任务,使我军走上了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道路。

正当中国人民满怀激情建设新生活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为了维护和平、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进行了殊死较量。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38军作为第一批入朝部队参战。在第二次战役中的关键战斗中,用两条腿14小时行军145华里,穿插到三所里,先敌5分钟抢占有利地形,切断了美第9军的退路,为取得第二次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彭德怀司令员在对该部的嘉奖令中亲自加上:“第38军万岁!”

为一个军高呼“万岁”,在我军历史上甚至世界军事史上,这还是第一次。38军在初期入朝的9个军当中,武器装备虽属于中等水平,但与优势装备的美军无法相比。38军正是用落后的装备,斩断了美军所谓“王牌部队”不可一世的战刀。以一次投弹量计算,当时美军一个师的火炮火力就超过38军的4.7倍以上,机动能力和通信能力都在数十倍以上。面对美军武器装备上的绝对优势,战争的惨烈程度是历次战争所罕见的。38军在第二次战役的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战斗中的对手之一,是美第一骑兵师5团。第一骑兵师是在美军序列中名声显赫的部队,有华盛顿“开国元勋师”之称。尽管早已实现机械化,却依然保留着“骑兵”的称号,为体现出虎虎雄威,他们的坦克常常被士兵涂画成张牙舞爪的老虎。38军官兵用十几门迫击炮、几十挺机枪、几千支步枪和刺刀,同美军数十架飞机、数百辆坦克、上千门大炮展开决斗。双方的火力完全不对等。然而,就在美军铺天盖地的火网下,38军官兵死守阵地,始终使南逃的敌人打不过去,北来的援兵也攻不过来。南逃北援之敌相距不到千米,但就是始终不能会合。美国作家约翰·托兰在《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中写道:“……后撤的步兵2师全被压缩在一条公路上,引起令人恐慌的道路拥挤。该师的两个团近乎被全歼,只有保罗·弗里曼的第23步兵团负隅顽抗。”

松骨峰战斗是这场战役中最为惨烈的战斗之一。1950年11月30日拂晓,参加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第38军某团官兵奋勇追击南逃美军,到了松骨峰一带。为了给大部队合围赢得时间,聚歼敌人,一营三连奉命抢占松骨峰北侧的无名高地截击敌人。与拥有坦克、大炮和飞机掩护的美二师部队从上午6时打到中午12时,炮弹、汽油弹和燃烧弹烧红了整个阵地。战斗异常惨烈,最后,连长中弹牺牲,副连长3次负伤,全连只剩6人没有负伤,敌人死亡600多,敌我损失之比约为6:1。三连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美二师主力、美二十五师、伪一师等大部被我主力部队聚歼。

在朝鲜战场上,参战的美军第八军、陆战一师、骑兵一师等部队都是美军中的王牌军、常胜军,他们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掌握着绝对制空权、制海权,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向披靡,是世界公认的最强大的军队。然而,美军面对一个经济贫穷落后国家的装备原始的陆军,却束手无策、一败涂地,最根本原因就是我军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毛泽东精辟的总结,指出了我军赢得战争的根本所在。

毛泽东这一充满诗意的精辟总结,其实也是在拷问我们: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我军应如何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建设一支适应新型战争需要的新型军队?信息化条件下,怎样才能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

由解放军报社长征出版社出版的《战之能胜——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以下简称《战之能胜》),着眼实现强军目标,围绕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全面、系统回答了构建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一系列问题,并重点对中国构建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三大战略问题” ——战略任务、战略课题、战略对策进行了权威解读。

【权威论著简评】

一个女军事管理学专家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战之能胜——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推介

■苏煜尧

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我军应如何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建设一支适应新型战争需要的新型军队?信息化条件下,怎样才能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不光是当前军事家们密切关注的问题,也是普通受众最为关心的问题。

由解放军报社长征出版社出版的《战之能胜——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以下简称《战之能胜》),全面、系统地解读了这个问题。

此书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主题出版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等重要主题出版项目,是解放军报社长征出版社和国防大学专家团队用近两年时间精心打造的“强军梦系列丛书”(11本)之一。作者于巧华系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教授、军事学博士、著名军事管理学专家。

于巧华曾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课题及《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战略卷、国防发展战略卷)的编撰,近年出版的《军事危机论》《网络信息战》《21世纪新型作战部队》《生物武器》《加快军事训练转变》等十余部学术论著,一直受到军内外读者追捧。由于此书吸收了此前她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精华,一经推出,就引起积极反响。

《战之能胜》着眼实现强军目标,围绕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全面、系统回答了构建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一系列问题,并重点对中国构建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三大战略问题”——战略任务、战略课题、战略对策进行了权威解读——



分享到: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7 大中华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站申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