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中华网,大中华区主流资讯门户网站!

热门关键词:  as  请输入关键词  xxx  凤凰公益  王昭君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家乡的风】③乡下娃子爱"尝新":火燎的麦子很好吃

   来源:网络整理    更新时间:2016-06-06 09:45

  【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融媒体纪实专栏】

  家乡的风③

  乡下娃子爱“尝新”

  文|刘琪瑞 沙画|齐鲁网姚筱玮

  编者按:

  “风”,不仅是家乡的民风乡俗,更是一个地区人文素养的缩影。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寻民间的山东乡俗,创新传播齐鲁文化,齐鲁网发挥融媒体整合传播优势,推出大型互联网融媒体纪实专栏《家乡的风》,邀请人文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乡间街坊,对记忆中的乡俗进行全景式“扫描”,通过对民间生活习惯、礼仪、美食等习俗的原生态再现,触摸看得见的乡愁,传达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朴实朴素的优秀传统美德,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基因和丰富内涵,提升其原典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本质,让这些充满正能量的乡俗成为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教材。

  悠长悠长的东南风像群顽皮的孩子,在一片片青青的麦海上接连打几个滚儿,一穗穗的麦子渐渐饱满起来,澄黄起来了。随手捋下几穗,放在掌心轻轻揉搓,吹去一层麦糠,清亮亮、晶莹莹的麦粒儿显露出来了,丢在嘴里细细咀嚼,那股清爽甜香的滋味总让人回味无穷……

  我的家乡在鲁南的郯城县,那是山东的南大门。每至夏初时节,家乡一带风行“尝新”的习俗,就是采摘少许即将成熟的青麦穗、青豌豆,抑或早熟的春玉米、刚收下的小豌豆,做成各种各样的吃食,尝尝新粮的醇香,品品丰收的喜悦。打小,我就爱吃香喷喷的烤青麦,母亲常把一穗穗青青黄黄的麦子,放在灶间的余火上烧烤,燎去丛丛扎人的麦芒,只剩下光秃秃、胀鼓鼓的麦穗,一缕缕新麦的醇香从黑黢黢的灶房里飘出来,诱得我们兄妹口水直流。母亲把秃麦穗放在簸箕里反复搓几遍,再颠簸几下,一粒粒亮晶晶的青麦子直朝我们闪着小眼睛呢。我们你一把我一把吃起来,那滋味香醇醇、筋道道的,比时下孩子常吃的一些时尚小零食,不知强多少倍!

烤青麦。 图/卞家华

  母亲心灵手巧,她“尝新”的花样儿多,能用青豌豆、青麦子做出许多种吃食。比如摘了青青的豌豆荚,她会加上少许盐巴,清水稍煮,豌豆荚的那股鲜爽、清香让我们品之不尽。她还会把青麦粒、青豌豆掺了大米蒸干饭,陈年的大米吸纳了新粮的鲜香,味儿糯香糯香的,耐口着呢!热腾腾的盛上一碗,光看那清凌凌、白亮亮的色泽,就不由的胃口大开,食欲大振。母亲还爱做新粮粥,青麦粒、青豌豆和刚收下的小豌豆,兑了清甜的井水,用一面青石小拐磨磨出汁儿,入锅慢悠悠煮透,青莹莹、粘稠稠的新粮粥撒上少许盐豆儿,吃起来蛮享受,十分滋润、舒贴。

  想起电影《柳堡的故事》了,那个留着忽悠悠大辫子的二妹子一直在记忆里泊着,“九九那个艳阳天呀咦唉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东风吹得风车儿转啊,蚕豆花儿香啊麦苗儿鲜……”曲调儿婉转悠扬,不由就记起了家乡的蚕豆。麦子黄梢的时候,青枝绿叶间的蚕豆荚变戏法儿般成了浅褐色。母亲收下几墩早熟的蚕豆,摘下胀鼓鼓的豆荚儿,剥出一颗颗圆润的蚕豆儿,用菜刀一颗颗划上十字花,然后趁着鲜儿撒入盐巴渍上一渍,油锅里煎炸,顿时满屋子飘散着一缕缕豆香儿。未及入盘,捏上两颗急急丢进嘴里,嘎嘣一咬,那香那脆的舒惬劲儿,甭提多美了!

母亲用青豌豆、青麦子做出多种吃食 图/卞家华

  我喜欢在郊外一波波涌起的麦浪里徜徉,喜欢品那即将成熟的新粮的醇香。随手揪上一穗,剥一粒饱满的麦子入口,细嚼慢咽,麦香沁人心脾。那滋味像什么呢,像喧和的绵软的阳光的味道,像那一道河湾里黑油油的泥土的芬芳,像年轻的母亲身上那特有的清甜的奶香!还有什么呢,还有广袤的原野上野花野草的气息,村庄上空袅袅升起的炊烟的气息,哼唱甜美乡谣的邻家俏妹子,那一如艾草一样迷人的气息……恍恍惚惚的,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绿水环绕、榴花似火的小村庄,一脚踏进那方爬满淡蓝色乡情的青石小院,端起一只硕大的兰花海碗,津津有味品着母亲盛起的新麦粥……

  而今,小城里也时兴“尝新”的习俗了,农贸市场上、大型超市里赫然见到一把把青麦穗、一篮篮豌豆荚,还有一穗穗早熟的青玉米,好亮眼好诱人哦,禁不住得唾液潜溢起来。忽然想起,好久没有回家看看亲亲的爹娘,看看亲亲的麦子了,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娘是否还在村口倚靠那棵歪脖子老槐树,呼唤漂泊在外的儿女回家,品尝世间最美的新麦粥?不由的,泪已湿了青衫……

  专家点评

  作者通过初熟的“麦子”、“玉米”、“豌豆”、“蚕豆”,以及母亲如何让我们“尝新”等乡村意象为读者构建一副和谐、清新、独特的鲁南乡村景象,字里行间充满浓浓的鲁南乡土气息,寄托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情厚谊,也表达了作者浓浓的“乡愁”,可谓情景交融,情真意切。同时,文章所描述的景象也是“美丽中国”在乡村小小的“缩影”,文章笔下的“乡村”不仅是作者童年的乡村,更是当下时代人向往的“乡村”。“小城里也时兴‘尝新’的习俗了……”,乡村的习俗吹进了城市,作者似乎再暗示着什么,思考着什么……

  作者简介

  刘琪瑞,郯城县旅游局局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理事、临沂市文联第三届委员会委员。1998年,他的首部个人散文集《那年的歌声》问世,2013年,出版第二部散文集《乡愁是弯蓝月亮》。

  诵读嘉宾

周诺

  周诺,山东卫视《早安山东》新闻主播,这是山东电视台最权威最全面最新鲜的一档直播新闻节目。十年来,她一直在电视新闻事业中全情奉献,在两会会场,在800米深的矿井下,在医院的手术室,在青荣城铁的开通仪式上,在青岛跨海大桥通车直播现场……你都会发现她的身影。除了电视本身,她还有许多爱好,四岁练就的手风琴演奏让她在每次的文艺活动中都大显身手,独有的同声译谱功夫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喜欢体育运动,在校期间是排球队的二传手,擅长游泳、羽毛球等运动。

  插图作者

  卞家华,现代中国漫画家,以擅长四格儿童题材漫画为主,80年代开始从事漫画创作。代表作有父子系列漫画《老卡和小卡》,儿童题材漫画《哪吒》,《只有东东一个人》等,作品过去多登载于《儿童漫画》杂志。

  传承齐鲁乡俗文化遗产,以文会友,欢迎关注齐鲁网!

  版权说明:本平台文字信息、图片信息版权属作者所有,音视频报道系「齐鲁网」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本平台所使用的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相关阅读

  【家乡的风】①--黄河边,穿土的孩子

  【家乡的风】②--乡愁, 是姥姥做的割花虎头鞋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7 大中华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站申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